根據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情況,達州汽車專家總結了四個特點:
一、國內補貼退出的痛苦與全球汽車企業轉型的大趨勢并存
在國內市場,由于補貼政策的衰退,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低于預期。其中,商用車市場跌幅z大,從20萬輛降至10萬輛。但在國際上,德國、法國和美國剛剛發布政策,繼續補貼新能源汽車。尤其是美國,計劃在前年提高生產和銷售20萬輛電動汽車的補貼門檻。
從中國企業的角度來看,以比亞迪和寧德時報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加快了技術創新的步伐。寧德時代引進了CTP技術,比亞迪引進了刀片電池技術,兩家公司進一步擴大了配套公司的速度和規模。
從跨國公司的角度來看,以大眾為代表的大型跨國公司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方向已經逐漸清晰,從規劃階段轉向實施階段。
從新興公司的角度來看,特斯拉的市值超過700億美元,超過奔馳和寶馬,成為僅次于大眾和豐田的全球市值第三大汽車公司。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也已經完工,不久將進行大規模生產。總的來說,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經歷陣痛,但全球汽車產業新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。
二、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技術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
鋰電池技術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。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19年公布的20大科技問題中,有2個來自新能源,一個是高比能動力電池,另一個是氫燃料動力電池系統。
此外,在中國工程院發布的報告《2019全球工程前沿》中,動力電池被提及4次,燃料電池被提及2次,氫能和可再生能源被提及4次,電力驅動和混合電力驅動系統被提及2次。
三、補貼驅動的快速增長時代已經結束,但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和經濟所決定的市場前景非常明確。
2000年后,手機開始迅速崛起。與手機行業相比,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PHEV和電動汽車行業在1999年大致相當于手機行業,燃料電池行業可能比這晚十年。總的來說,每種技術都有一條S形曲線。現在我們在S形曲線斜坡的底部,我們正在上坡。
新一代能源基礎設施價值數千億美元,但價值數千億美元。開發新能源汽車可以節省很多錢。如果新能源汽車同時用作交通工具和儲能設施,到2035年,汽車上的儲能電池將超過50億千瓦時。新能源汽車10%的時間用于運輸,90%的時間用于連接電網的儲能裝置。這實際上意義重大。